发布日期:2023-09-05
2019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高级培训班在南京开班+ 查看更多
2019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高级培训班在南京开班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7-23 09:44
“我下一步创作的选题是海洋科学以及鲸鱼有关,在我的作品中将呈现一个大型的养鲸场……”
“我关注的话题将是人工智能和人体冷冻。”

在7月20-21日举办的2019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高级培训班上,参加培训班的学员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创作计划,抛出了一个个涉及当下热点话题以及让人脑洞大开的创作选题。
培训班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科普作协联合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南京工业大学承办。此次培训共招收了28名正式学员,6名高中生学员,这些学员学历层次和创作水平都比较高,学员中既有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也有参加过豆瓣科幻征文、科幻水滴奖、未来杯高校AI挑战赛的获奖选手,还有的学员多次出版过多部科普作品。
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冯伟民、《科幻世界》副总编拉兹、科幻评论家三丰、科幻作家王侃瑜、科幻作家墨熊等国内科普、科幻名家为30多位青年学员进行了培训。

培训开班仪式上,冯伟民指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做好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此次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正是中国科普作协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传播人才的重要举措。
培训班上,《科幻世界》副总编拉兹为科幻进行了正名,他说科幻可以是不违背现有科学的幻想小说,通过对科学技术及其影响进行合理想象来虚构诱人的故事。同时他针对现在盲目的科幻热指出,科幻并不一定可以预言新科技,但可以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科幻也不能强制要求具有科普的功能,但也不能认为科普型科幻就一定低级。科幻评论家三丰、科幻作家王侃瑜、科幻作家墨熊也分别就科幻评论创作、走向国际的中国科幻创作、科幻世界观架构进行了专题分享。
学员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欣表示,此次培训专家倾囊相授,干货很多,对提高大家的科普科幻创作水平非常有用。
据了解,学员参加培训和指导后,还需在培训结束前至少完成一篇科普或科幻作品,并投稿参加2019年“青年科普科幻之星计划”征文活动。在随后的一个月内,由汪彦中、索何夫、顾非鱼、白贲、刘媛、鲁超、张洁、付昌义等国内科幻作家、学者组成的8位写作导师团还将对每位学员进行一对一辅导,通过反复修改和打磨,指导学员最终完成结业作品。培训结束后,学员还将获得主办方颁发的高级班培训结业证书。
“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旨在培育科学文化人才,繁荣科普原创,2007年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长春、深圳、武汉等地组织30余场科普科幻创作培训、科普科幻评论培训以及科普编创人员培训,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次,并通过年度征文活动,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创作者进行持续培养。
作者:付昌义 张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