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 服务会员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宁召开+ 查看更多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修订意见以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方案》修订意见。会议认为,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已经成为繁荣我省科普创作、展示我省科普创作成果的一项品牌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本项活动,提高活动影响力,会议决定对本评选办法进行修订:在评选作品范围上,申报作品分类由四大类改成三大类,分别是图书类、报刊类和影视及新媒体类;在作品报送数量上,对各单位报送的作品数量不作限制。
为了进一步服务会员,激发会员创造活力,夏军副理事长介绍了“优秀科普科幻创作人才托举工程”的进展情况。
冯伟民副理事长认为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是协会换届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作为省级科普作家协会,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常规动作,在省科协的领导下,做好每年的常设活动,力求有创新的举措和成效。其次是纵向的工作,对接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各项活动,围绕繁荣科普、科幻创作和人才培养重点推进。第三,做好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对接工作。2020年3月份将在安徽召开长三角科普创作务虚会。专委会也要释放活力,落实协会分支机构管理条例,对分支机构进行评估、考核,各分支机构要拿出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侯喜林副理事长介绍了他目前正在牵头组织创作的“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科普图书进展情况。该套图书关注面广,图文并茂,创作难度更大。目前推进的节奏是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图书创作以江苏为主体,辐射长三角和全国。图书后续将形成策划方案,报秘书处和理事会审议。
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社长、协会副理事长傅梅表示,科技出版社对科普出版工作非常重视,十一五期间就推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青鸟文丛”。科普作协的一些重要作品也都在科技社出版,科技社将依托科普作协的平台尽力做好服务工作,从人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在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上也可以贡献力量。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组织作者编写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人才,充实、吸纳到科普作协的会员队伍中来。
王蔚常务理事建议,科普作协应该搭建多部门合作的平台,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科普产品。
徐海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科普作协2019年的工作。成功举办中国科普作协2019年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金钥匙儿童科学创想画活动、重点图书出版并获奖、致敬元素周期表创作研讨会等工作都是去年协会工作的亮点,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徐海理事长表示,科普工作非常重要,今后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普作协的工作中去。针对2020年的工作,徐海理事长强调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继续做好工作计划中提及的实的工作;第二是探讨协会的工作创新。春节之后科普作协要组织一次研讨会,围绕重点科普作品创作、十四五国家重点选题规划等深入研讨;第三是要做好会员服务和活动规划。要充分利用协会700多会员的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既是创作群体,也是传播和阅读群体。要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推出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实现科普作品的双向互动。在经费层面,科普作协要加大经费的筹集力度,争取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